滁州学院三下乡芜湖通草画探索与普及实践分队活动圆满完成
滁州学院赴芜湖市开展芜湖通草画传承与乡村振兴创新实践小分队于8月10日至8月11日在芜湖工艺美术馆与三汊河社区联合开展以“’草木焕新韵,非遗润乡邻’”——园林视角下芜湖通草画传承与乡村振兴创新实践”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独具匠心地以园林景观作为切入点,旨在深入挖掘和探索通草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路径。通过细致入微地挖掘草木文化与乡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巧妙地将这一传统技艺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这样一来,不仅为通草画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和活力,使其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光彩;同时也为乡村的全面发展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劲的创新动力,有力推动了乡村文化的繁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图为团队合影 供图:朱浩天)
活动初,团队首先聚焦通草画与乡村园林的“基因共鸣”。通草画以通草茎髓为原料,其创作本身便与草木自然紧密相连,而乡村园林作为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体,恰为这门技艺提供了鲜活的生长土壤。团队走访了芜湖通草画非遗传承人,队员代表对非遗传承人进行了简单的采访。经过非遗传承人的解释团队对于芜湖通草画的来源、制作、特点等有了更深的了解。
(图为团队代表采访非遗传承人 供图:赵晓天)
采访结束后,队员们为深入探究通草画的制作工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指导下,着手制作简易的通草画。通草画的制作流程涵盖选材、切片、染色、塑形以及组装等环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协助下,团队成员顺利完成通草画的制作,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图为团队人员学习实践通草画的制作 供图:赵晓天)
为了契合三下乡的想法。为此,团队主动与三汊河社区的区委会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表达了在该社区举办通草画普及活动的愿望。经过团队的积极沟通与协商,三汊河社区区委会慷慨提供社区内的工会驿站作为活动场地,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为确保活动效果,团队在活动前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动员,通过社区公告、线上平台等多种方式,成功吸引了众多三汊河社区居民的关注与参与。活动当天,团队成员首先向居民们详细介绍了通草画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使大家对这一传统艺术有了初步的认识。随后,团队成员手把手教授居民们通草画的制作技巧,从材料选择到绘画步骤,逐一进行细致讲解。在团队成员的悉心指导下,居民们不仅对通草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亲自动手完成了精美的通草画作品,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此次通草画普及活动的成功举行,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也为通草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团队与参加普及居民合影 供图:赵晓天)
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虽已落幕,但芜湖通草画与乡村振兴的故事仍在续写。当园林的草木之美与非遗的匠心之韵在乡间持续交融,当越来越多的村民拿起画笔、游客驻足体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门古老技艺的“活态传承”,更是文化赋能乡村的生动实践。未来,这份以“草木”为媒、以“非遗”为桥的探索,必将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中,晕染出更深厚、更动人的色彩,让乡土中国的文脉与生机,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生生不息。
滁州学赴芜湖市开展芜湖通草画的探索与普及实践小分队供稿
撰稿人:王彬彬
日期:2025年8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