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如何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在安徽省芜湖市,市民只要关注芜湖市政府市民服务官方门户“易户网”微信,下载“易户网”手机APP“城市令”,就可以查询自己的社保、医保、公积金、汽车违法等信息,还能享受到许多其他方面的便民服务。
近年来,芜湖市按照“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的理念,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打破原有壁垒、协调部门配合、统筹各方资源,积极探索构建新型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实现信息共享更全面、网上服务更便捷、网格监管更精细。
打破壁垒,实现信息全共享
社会治理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较大。“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提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生命树’模型,以政府大数据为主干,全面梳理各部门的服务管理职责,把市民各阶段需求与部门职能相对应。”芜湖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周晓梅介绍,“为此,我们构建了社区管理网格化、为民办事一站通、居民生活易户网‘三大平台’,强化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市场服务‘三个服务’,推进政府管理扁平化,努力做到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芜湖市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在全市范围统筹推进大数据建设。为了有效解决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等问题,实现政府各部门数据资源协同共享、互联互通,芜湖市打通部门数据交换共享的渠道,将分散在不同部门、行业的公共数据,汇集到全市统一的公共数据中心,为大数据应用提供支撑。目前,芜湖市大数据中心已汇集国家、省、市、区219个单位、1019个大类数据,数据交换总量达446.2亿条次。
协同办理,网上服务更便捷
9月7日下午,在芜湖市镜湖区市民服务中心,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东门派出所民警马淑莲为户籍地在弋江区的市民彭某办理了迁移户口业务。“我们开通了户政业务全市通办权限,全市24个办理点都可以受理,减少了群众携带材料到处跑的麻烦。”马淑莲告诉记者。
为避免群众办事“进多个门、找多个人、跑多趟路”,芜湖市开发建设了为民办事“一站通”平台,将行政审批和非行政审批事项陆续整合到该平台。他们还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结”。市民到村、社区办事,能办结的当场办结,需审批的由基层受理员将纸质材料扫描成电子件,流转给相应部门。“以前,社区办结一项业务,少则一周、多则一个月,现在最多3个工作日即可办结,不仅提升了办结时效,而且避免了找熟人、走关系,有力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镜湖区大砻坊公共服务中心教场东村社区党委书记张英介绍。
芜湖市还着力推进网上政务服务,通过“城市令”手机APP,联动“易户网”和“易企网”两个网上办事门户,为居民和企业提供网上办事服务。依据统一清单,依托电子证照和数据校验,芜湖市精简申报材料,优化办事流程,发布网上运行的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2.4万余项。目前,芜湖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已有注册用户60万,累计办理事项153万件,按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达99%。
统筹资源,网格监管更精细
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则,芜湖市在城区每300户至500户设置一个网格,在农村以自然村为单元设置网格,将全市划分为无缝覆盖的社管网格4356个;同时,整合公安、城管、民政等基层信息采集员,配备专兼职网格信息员,作为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网格信息员佩戴工作证,持“社管通”开展日常巡查,对“人、地、物、事、组织”信息进行采集、核查、上报,及时掌握各类情况,提供便民利民服务。镜湖区大砻坊公共服务中心教场东村社区兼职网格员后雅琴,隔段时间便上门了解辖区流动人口情况,采集信息并录入到随身携带的“社管通”上。
“网格员对我们开展社区工作帮助很大,他们采集信息,和我们正在开展的‘一标三实’工作结合起来,进行信息共享,极大缓解了我们的工作压力。”社区民警陈守东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