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财学子“绿秸新梦,秆动未来”,探索农村减碳新径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作物秸秆作为主要的农业废弃物之一,其处理与利用问题日益凸显。传统上,秸秆大多被焚烧或随意丢弃,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安徽财经大学沧海拾遗队学生在2024年6月及7月走访蚌埠市的村落田间,深入探访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实践案例,了解其碳排放情况,探索秸秆的科学合理利用方式。
众志成城,绘制绿色乡村辉煌图景
第一站,沧海拾遗团队于2024年6月中旬前往龙子湖秸秆禁焚示范区进行田间走访。晨曦初破晓,温柔的阳光悄悄探进村庄的缝隙,洒在了那片被岁月轻抚的土地上。走访途中,团队看到了一位老奶奶的身影,她穿着一件格子衣裳,头戴一顶旧草帽,脚下的布鞋沾满了泥土的芬芳,仿佛与这片土地有着不解之缘。奶奶手持一把磨得发亮的锄头,弯腰在田埂间,每一下挥动都显得那么有力而坚定。交谈后,成员们得知潘奶奶对于现阶段村里禁焚秸秆的态度:“哎,说起这秸秆啊,咱们以前都是一把火烧了,图个省事儿。那时候,一到秋收后,整个村子都笼罩在烟雾里,虽说味道熟悉,但现在想想,那对环境可不好。村里面也一直在督促我们要禁止焚烧秸秆,我和村里其他人都相信,通过大家伙的共同努力,秸秆处理难题肯定会得到解决的。”那一刻,潘奶奶与这片土地、这片天空、这片绿意盎然的田野,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展现了农村生活最朴素而又最动人的美。此外,团队成员主动帮助潘奶奶堆砌废弃秸秆,体会农民伯伯的辛勤与汗水。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采访潘奶奶。汪晨程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体验收割秸秆。汪晨程供图
伴随着一阵微风拂过田间,团队继续向前,成员们注意到了不远处站在红棚下的监督人员,上前交谈得知,他的名字叫赵天安,是龙子湖秸秆禁焚小组工作人员,他说道:“非常感谢你们年轻人对秸秆禁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最近,我们在加强秸秆禁烧方面的监管力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我们计划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秸秆禁烧的网格化管理,确保每一个区域都有专人负责。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秸秆禁焚和综合利用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未来,秸秆处理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解决,秸秆的综合利用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图为禁焚监督小组值班员向团队成员介绍禁焚情况。汪晨程供图
智能科技引领,共创乡村低碳生活与生态宜居新篇章
第二站,安徽财经大学沧海拾遗团队于2024年7月8日携手前往蚌埠市燕山定庵村。团队首先来到定庵村党服务中心,成员们幸运地见到了村主任,村主任满怀信心地介绍了本村在秸秆处理领域的规划与未来展望,他的言辞中透露出对绿色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对村民福祉的深切关怀。村主任说道:“定庵村作为农业大村,秸秆的处理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关乎到环境保护,更直接影响到我们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村庄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焚烧方式不仅污染了空气,还浪费了宝贵的物质资源。目前,我们采取的是全面禁焚,秸秆往往会被填埋或者进行饲料、发电处理。但是,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是否应该全面禁焚,因为焚烧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焚烧带来的草木灰也是一种丰富的肥料。我想,关于秸秆的处理方式问题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思考,我们一定会积极配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一场关于秸秆三化处理的座谈会悄然拉开序幕,村主任的话语充满了激情与希望,他的规划看法与未来展望为访谈团队描绘了一幅定庵村秸秆处理事业蓬勃发展的蓝图。
随后,实践团队跟随村主任前往定庵村“耘耕生态农场”进一步了解实况。团队成员到达后环顾农场四周,郁郁葱葱的林带,树木挺拔,枝叶繁茂,它们不仅是自然的守护者,更是农场的绿色屏障,为这片土地带来清新的空气与宁静的氛围。耘耕生态农场,不仅是一片土地的耕耘,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现,是对健康、对自然的无限热爱与追求。在这里,时间似乎放慢了脚步,让人忘却外面的烦恼,只想沉浸在这份宁静与美好之中,与大自然共同呼吸,感受生命的奇迹与力量。
图为召开关于秸秆“三化”利用问题的座谈会。汪晨程供图
龙子湖秸秆禁烧区的成功实践表明,通过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建章立制、巡查督查、加强宣传等多种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村民的积极参与和自觉行动是禁烧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潘奶奶的做法是许许多多劳作者的缩影,以一种转变传统观念的智慧,将这些秸秆转化为宝贵的资源,绘制出一幅幅秸秆合理处理的生动画卷。定庵村耘耕生态农场如同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于现代农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梦想之上,以独特的创新姿态,书写着一幅幅生机勃勃、和谐共进的田园诗篇。为农村节能减碳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图为团队来到定庵村耘耕生态农场。方雨瑶供图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实践团队深知农业碳减排的重要性,未来也会持续关注并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的持续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共同守护这片蓝天。为构建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文:王梦妮